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幾乎被公眾認定“產地造假”的達芬奇家居在工商部門處罰當日發(fā)出“上海工商行政處罰的公開聲明”,并與上海工商大打三天“微博口水仗”。是什么讓幾乎被口水淹沒的達芬奇挺起了腰桿?上海工商的罰單為何震懾力全無?
猜想1:“認罪”將面臨巨額賠償
此前,包括北京在內的7個城市內,都有消費者對達芬奇家居進行維權與索賠。此前,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蔣蘇華曾向記者表示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地的維權消費者人數(shù)已經(jīng)過百,而人均購買金額約為100萬元,涉案金額約為1億元。蔣蘇華表示,如達芬奇構成欺詐罪,消費者可索取雙倍賠償,若按照達芬奇此前承諾的“假一賠十”,它則面臨最多10億元的賠償金。
因此,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,達芬奇家居公司仍然“拒不認錯”,有可能是希望拖延時間,或做“最后一搏”。達芬奇家居CEO潘莊秀華曾公開表示,被央視“曝光”后,達芬奇門店銷售額已經(jīng)驟降90%。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達芬奇家居正處于“無收入+高支出”的尷尬現(xiàn)狀中。一旦“認罪”,其面臨的遠不止是133萬元的罰款,還有巨額的消費者索賠!盁o論達芬奇賣的家具(松木家具)利潤多高、單價多貴,一旦‘雙倍賠付’,它一定無力承擔損失!
猜想2:認定工商難以重罰
據(jù)達芬奇公司此前發(fā)布在《公開信》中的資料稱,達芬奇是一家于1994年由一位新加坡華裔在新加坡投資設立的公司,在2000年在上海注冊成立了“達芬奇貿易(上海)有限公司”(即現(xiàn)在的“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”)。
業(yè)內有一種說法認為,達芬奇家居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外商投資企業(yè),其注冊地不在國內,納稅地也不是中國,因此工商部門對其違規(guī)行為“不好認定”——尤其是在沒有充分證據(jù)足以證明其“產地造假”的現(xiàn)在。因此,工商部門上周五的“行政處罰決定書”中,僅表示“達芬奇經(jīng)銷的‘卡布麗緹’家具(松木家具)未配有中文說明書、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,部分產品經(jīng)檢測有部分指標不合格的行為”,卻并未提及產地造假相關問題!斑@些的確是達芬奇家居公司的問題,但可能并非‘最大問題’,工商部門無法動其根本,或許與達芬奇家居公司的‘出身’有關!
猜想3:轉移視線試圖“東山再起”
從7月10日的“涉嫌產地造假”,到本月23日的“未配有中文說明書和部分指標不合格”,上海工商部門已為達芬奇“減刑”,但達芬奇公司仍然拒不買賬,并稱將提起行政訴訟。業(yè)內人士稱,這不排除是達芬奇家居公司轉移公眾視線的一種方式。
上述業(yè)內人士認為,事已至此,達芬奇難以力挽狂瀾,與其向工商部門妥協(xié),不如“一硬到底”。“目前達芬奇家居元氣大傷,銷售額難以支撐其龐大系統(tǒng),承認就是雪上加霜,與其如此不如以強硬態(tài)度重新樹立形象!
某家居媒體人則認為,達芬奇目前已經(jīng)陷入空前壓力,無論工商部門如何認定,消費者對達芬奇家居已經(jīng)毫無信任可言!半m然達芬奇‘涉嫌造假’一事仍沒有定論,但達芬奇家居的目標客群幾乎都是有身份、有地位的有錢人,在出現(xiàn)這么大的‘造假危機’后,這部分人絕大多數(shù)不會再通過達芬奇購買家居了。即使達芬奇最終訴訟成功,其中國市場也會元氣大傷,短時間內銷售額絕不會有所起色! |